“叔王殿下,昔年官渡战后,曹孟德火焚信函,使谋士感恩,武将戴德。盼叔王宽仁体恤,广开良才报国之门。”
切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都不以为然。连呼延胜这家伙都不敢私相结纳,清河公主之心,可堪叵测。其余私下搞些小动作的都是中下级别的文官武将,汉王杀了就杀了,又能怎的果然,刘宝如长身而起,急急来到令狐凯身后两步外,慨然而谈。
“殿下,养痈成患,万勿忘记石勒之前车之鉴。即便主公想体恤前朝姚家的血脉,也要将清河军的番号取消。”
清韵身子在微微抖动着,令狐永今日的行为,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早早就觉得不妙的他,正苦思助主公脱身之计,可惜,即使到了现在,清韵也毫无头绪。而此时,田硅则握紧腰刀,大不了一战罢了,能和这些著名的将军们过过手,死也值了。不过主公的沉静让田硅极为佩服,不愧是女中的豪杰。
姚静从令狐永亮出底牌后,就静静的注视着令狐占,令狐占也同样看着姚静,二人之间的眼光交流,叫汉王属下的这一班文臣武将看的头大如斗。早就传开啦,甚至叔侄二人争风的消息都闹出来了,看来的确不是口耳流蜚啊
令狐凯也是看的心惊肉跳,的确他是仰慕清河,但是若说汉王叔叔要立王妃的话,他倒也看得开,毕竟清河年龄大于他,又自小敬佩叔王,所以清河这样优秀的女儿,能嫁给叔王当王妃,他心中也是很高兴的。
但一切的可能,当然都取决于我们汉王的决议。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汉府的文武群臣全大眼瞪小眼地望着主公,清韵和田硅则一个继续哆嗦,一个继续绷着。
方久,只听闻清河率先开口言道
“汉王殿下,我家父公尝与我言,帝王朝代,乃是汉人的玩意儿,为的是让自家的天下世代相传。可惜的是,即便是曹操和石勒这样胡汉的英雄,也难保自己的天下稳妥,殿下可知家父理解的个中缘由吗”
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平静和雍容的气度风采,不由得这些文武不暗暗佩服
“清河公主高见,本王愿闻其详,请讲”
“便是不能明堂始终,致使教化更替。”
此话说完,殿中仍是寂静如初。但每人的心中,却是十乐皆来。尤其像刘宝如这样的文臣,更是大震不止。反观汉王,仍是一脸轻松的笑容,顺势开口问清河。
“儒、道、释三宗并起,乃是顺应天势,本当推而广之,然年久以来,怪语乱神,祸乱社稷者屡屡出于教民。儒生纷扰朝纲,亦常见不鲜。三教皆有进退二分,进者为名利往,而退者不问世事,长久兴,必使民众愚昧懦弱。试问,国稷遭逢危难之时,庙堂之主所托何为”
“那为何不能效法基兰,为君主者,择教宗而立,政教似合而实分。选适用之法,引百姓入瓮,共襄而为国。”
“基兰基兰是那个国家”这个问题不是汉王问的,是殿中其余的人心中问的。听着基兰这个词,大家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很像胡人的名字嘛
但汉王心中已了然矣。汉王朗声大笑,多年的优容保养,英俊的面容愈加的完美无缺,动人心神。
“和敬啊和敬昔年一别,想不到果有重逢之日,原本我曾想,我改天换地之后,再难见到你了,虽你音容未变,我又怎敢轻易的相认呢”话音未落,一边的刘宝如已经屡次想出声提醒他,言辞之间注意不要使用你我。汉王连忙摆手制止,”来人啊将筵宴摆上,今日金帐,诸事议定,各方规制,可全国政,君臣一体,不醉不归”
其实无论令狐占是否认出了吴清荟,也不会杀清河的。因为表面上汉府军制的改革行动得到了完美的解决,甚至由于令狐永的提案,比之前更趋合理,但其中的隐患依然存在。
首先就是三军都督的人选上,厢军现有二十多万,却多数是民壮性质,甚至在农忙时,这些厢军把军服兵器望家里一放,就立刻变成了普通百姓中的劳动力。况且厢军都督,必然是吕威盛来担任,而吕威盛淡出沙场多年,手下厢军中的令官校尉更多的是吏才,而并非战士。所以让厢军守护自己的家园尚勉强,但要和敌野战,就难喽,七星城在杨国照这样优秀的统帅指挥下,仍逊于清河的北府军便是例证。
至于说禁军,由于令狐韬叛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两军禁军一直没安排太多的人。人数太少还算其次,主要的是虽然号称精锐,但其实为了保证一线战场的战斗效率,这些年中替换了不少精兵强将出去。战斗力只是比厢军略强而已,禁军都督的人选上突屈典无疑是不二人选,但无论是计谋还是战略上的能力,根本比不得外军的统领们。况且,一旦当上禁军都督后,其地位一下子同呼延胜、李介甫他们持平甚至略有超过,能否服众也是叫人头疼的事情。
府军的都督,现在看来李介甫是个合适的人员,但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佳的,神风军、猛虎军的现在统领是呼延胜和令狐永,李介甫如果当府军都督,另二人势必要另外选人来替换自己,这么一来,和最初的提案毫无二致,令狐永其实更有理由反叛了。唯一的选择就是让令狐恒来担当府军都督,年龄又大,辈分又高,以前也领兵打过仗,这么些年的磨合,野心雄心私心也基本上消耗光了。可是职务是容易担当的,到时候,能否调动得了这三支府军,谁也说不好
其次就是军队的安排上,现在是猛虎十万、神风六万、龙骧四万。如按照令狐永的提案,势必会从猛虎中分出一个大营到龙骧军,因为新案将龙骧定为步军性质,对于崇尚马背生涯的民族来说,定然是弱于别人的士兵过来。
但这么一来,令狐永的军队,只比之前少了三万人而已,六万猛虎一万私军。但算上将擒生军的起家本钱重甲骑兵也换编过去,实力无疑比以前还是有增加的。
这个决案,表面上既巩固了政权的地位,又照顾了公候的情面,但危机并没有全部解决。神风、龙骧的实力都有所受损,猛虎的实力增加,怎么看,对于令狐占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偏偏令狐永得意之下,又抛出一份名单,矛头直指清河公主,令狐占立刻想到了私军上的问题,现在有资格安置私军的人不少,但有这个实力和胆子的却只有呼延胜、令狐永两个人,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公爵,按规制可以与亲王同列,置办三营的兵马,这就是一万来人啊,公开反叛也许不算什么力量,但如果只是有目标的刺杀却足够了,与其让他俩心安理得,不如给他们安排一个对头,李介甫他们是侯爵,私军最多只能一营三千人,所以清河公主的两万扈从就变得重要起来,一万北府军的实力是大家看在眼中的,剩下的不是能工巧匠,就是各类型人才的门客幕僚,这次放过清河,势必能得到清河的感激和暂时的忠心,其手下的文武两名首脑清韵和田硅,这次金帐之后,一定恨令狐永入骨,以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清河私军绝对不会放过找令狐永算帐的机会地。这才是令狐占不杀清河的真正理由。
筵宴就没什么让吴清荟感觉新鲜的内容了,无非是多了几种什么石板烤,铁篦烤,闷炉烤等烤肉方法,青菜不过就是韭菜、茴香和香芹几种,这和现在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百姓们只想种一些能糊口果腹的粮食,至于青蔬都是给贵族们准备的,花样少的可怜,能在大冬天吃上青菜,已经能看出汉府的实力了。
廷宴之中,少年军的分配顺利施行,其中令狐凯被分给了令狐永当亲兵近卫的一名队正,亲戚嘛互相多帮忙的同时也互相多制约制约。窦泓则分配给李介甫,统管一营。同时也定下了各军的都督人选,自然分别是令狐桓、吕威盛和突屈典。同时为了应对规制,特意加封突屈典为火林候,待突屈家兄弟退役后,镇山、火林两个侯爵的封诰要分别换成届时封地的名号,也就是说,厢禁二军的都督,同时将分别享有镇山、火林两个侯爵封诰,若之前另有贵族头衔,担当都督后,将接受双重的侯爵待遇,等同公爵,渐近亲王。
府军都督的相应爵位本应是龙虎风大侯爵,但名字太难听,令狐桓又是河间公,因此就不设爵位,但规定以后府军都督的人选,必须是已经享有侯爵以上的封诰超过七年者。
清韵趁着大家高兴,突然别出心裁,提议同时设立私军都督一职,并由汉王亲自担任,私军的入军誓言为”忠诚、听凭主人的命令,永生护卫无上尊崇的汉王”
此言一出,哄然叫好无数,大家都不是傻子,新提案要想真正发挥本来的功效,起码要在十年之后,这十年内,当然是尽最大可能抑制住某些人的反叛念头,清韵这个建议,从理论上将私军定义成汉王或者将来皇帝的私有,实际的意义就是明确的告诉令狐永,清河方面的报复已经开始了。
令狐占心里面这个高兴劲就别提了,醉眼惺忪的瞄着刚刚才有所领悟的刘宝如,刘夫子是个治国的干吏,称职的御史,但在政治筹谋上显然还缺少一份机灵,这也好,只有这样憨厚耿直的重臣才是当权者最放心的嘛他借着令狐永有点骑虎难下的势头,即刻颁下令旨。
要李介甫为三军南都督,自府军各部逢三抽一,总兵六万南下洛阳,同刘裕的晋军进行一次会战,不但要解救洛阳之围,还要力争再拿些好处来。
而呼延胜为三军西都督,统领四万府军,会同清河军,直接攻打长安,但三分佯攻,七分震摄。目的就是稳定住汉府西线,尽全力避免多线作战的窘境。
令狐永为三军东都督,领剩余府军,会同杨国照的三营厢军,连同他自己的私军共十万人镇守太行山一线,朝廷那边已经蠢蠢欲动了。
重病的令狐垂准备在有生之年替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个太平光景,所以在思前想后,前日忽然发来一道圣旨,要汉王入京面圣,共同讨论垂崩冲继一事的可操作性,并且要出兵高丽,问汉府借兵五千。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圣旨,只有大白痴才会在接到这么个旨意后,屁颠屁颠的进京去讨论什么”皇上啊您死后,我不能继位,还是由您儿子继位吧”即便您的确是这么想的,皇上也会说”是这样啊那太感谢你对我儿子的照顾了,你看我杀了你是不是更稳妥一些要不你自杀如何”
这种逼人自反的手段,的确是令狐垂的一贯作风。根据刘宝如的分析,朝廷那里打来之前,令狐垂必然会三礼敬仪,比如赐个九锡,再搞个禅让的把戏什么的,所以,一定要借着这个时间段,尽快解决南部洛阳的麻烦。杨国照是他们这帮子兄弟的老师,令狐永也不会傻到这时候玩内讧,所以用他们来巩固东线,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等洛阳会战结束,西线稳固,两部军马回兵驰援东线,聚集二十万大军同朝廷相抗衡,之所以这么慎重的用兵,是大家都清楚,这次的对手是名将如云的大卫,这里面既有万夫莫当的勇士,也有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更有决胜千里的智者,战无不胜的统帅战神般的令狐垂。
长安城内,西南角的一家石刻作坊内,四个匠人正在叮叮当当的敲打着一套石刻,有钱有地位的老爷们,才能打的起石碑石雕,所以他们的日子很平静,依靠手艺活下去,是百姓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因为有石刻石雕的手艺,已经有六代的男丁没有被抽去打仗了,家族万幸之余,甚至连姓氏都改成石了。
石老头此刻正抽着旱烟,坐在一块由碎石粘成的椅子上休息,四个孙子正在忙活着最后的收尾工序,劳碌了四天的工程,现在只剩下抛光磨角了,孙子们的水平他还是相信的,所以现在他满心欢喜的闭目冥想着,想着妻子年轻时的模样还是两个病故的儿子谁知道呢反正石老汉安安稳稳的快睡着了。
“快来看啊天王接见过的乞丐来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四个孙子中的老大,性子最不沉稳,放下手中的活计叮灵咣当地跑了出去,随后,老三、老四也跟着看热闹去了。老汉心中轻轻一叹,还是小二稳当啊看来将来的作坊交给他才最放心啊
“爷爷完活儿了,您喝口茶润润嘴。”小二此刻给老汉端来一杯茶水,抽完旱烟,嘴里干涩,喝口茶是所有烟民的最爱。
“好小宁啊不要和你那几个兄弟一样,毛毛躁躁的。有时间多练练手艺。为什么外面的那个乞丐,前几天被天王召见后,又回来当乞丐还不是没本事嘛有本事,还不给个官当当你比你的兄弟们强多了,爷爷喜欢”
“是爷爷,不过听说天王召见后,那个乞丐要钱的时候比以前方便多了,好多人都会给他钱的。”
“切那也是要饭的,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他长的再英俊也只能当个行街的。”
“是那爷爷,他一会过来,咱们给他吗”
“给点儿吧,但是别给他汉钱,给点儿前两天陈大人赏的腊肉吧,免得被别人看轻了咱们家没好东西。”
腊肉并不合他们石家的口味,加上日子还算宽裕,城外田里的女人们养了一些鸡鸭还有一些牛羊,所以鲜肉他们还是常吃的。至于汉钱,是这些年汉王府重新开始以铜为本位,制造发行的货币,分别为当一的文钱、当十的大钱和当千的银钱。由于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比以前用绢绸当货币更容易被百姓们接受,所以就陆续在各个政权通行起来,只是因为汉府的铜钱质量最好,才通叫汉钱的。
小二进后屋找腊肉去了,石老汉见孙子刚一进去,立刻蹦起来,急冲冲的蹬上鞋子,也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小二拎着腊肉出来时,发觉爷爷不见了,神情显得很是迷茫。
土街上,百多名民众驻足围观着这个很有名气的乞丐。
“果然长得仪表堂堂,你看他还好高哩”
“是啊听说还娶了妻呢要饭的也能找老婆,我个卖油郎居然讨不到,妈的,不公平。”
“听说他们是从姚湟那里跑来的,也许以前家里有点钱的没准是官宦也不一定呢”
“切天王前几天找他去问话,和你想的还不是一样结果问啥啥不会,是个大草包。”